近日,欧盟发布声明,于7月4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即在原有10%普通进口关税之上金牛网配资,拟对比亚迪、吉利、上汽名爵三家生产商分别加征17.4%、20%、38.1%的关税。
这意味着,上汽名爵所面临的关税税率,将高达48.1%。时隔20余天后,欧盟于7月4日发布公告,自5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最长期限为4个月。在此期间内,欧盟成员国将通过投票形式决定最终反补贴措施,一旦通过,那么中国电动汽车将面临长达5年的反补贴税。
挥舞反补贴“大棒”,只为争取时间
早在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已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彼时,比亚迪、上汽、吉利均收到了来自欧盟委员会的电子邮件,附件为一压缩包,内含11张电子表格、1份银行授权书以及1份60页、超1.8万字的调查卷。
至此,一场针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反补贴的调查的开始。如此浩浩荡荡的调查举动,令人对欧盟的目的产生好奇。另外,上汽名爵被欧盟重点“关照”,也引起行业的关注。
从去年至今,价格战的席卷下,国内车市的竞争激烈。或是为了避开锋芒,新能源车企纷纷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这一变化,对全球油车市场都形成了影响,尤其是中国车频繁出现在欧洲等市场的道路上时,难免引起欧盟高层的重视。
以欧洲市场为例,作为德系、法系、意系的大本营,国产燃油车想要在该市场打下一片根据地,难度不言而喻。即使是早年间的日系车企,在丰田VVT、本田i-VETC的加持下,也无法打破欧洲车企在本土市场的控制权。但,切换至新能源赛道后,情况截然不同。
上汽MG名爵于6月18日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发布海报,海报中除了将“既戴其冠,必承其重”置顶以外,还列举了2018年-2025年MG名爵在欧洲市场销量。
数据显示,过去5年,上汽MG名爵在欧洲销量增长25倍,且2023年销量超23万,销量远超欧洲本土品牌。
除了上汽MG名爵以外,吉利、比亚迪也成功撬开欧洲市场大门,2023年销量分别为2.2万辆、1.5万辆。有数据显示,2020年国产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不到3%,去年已经跃升至22%。
结合欧盟公告,车企加征税率几乎与在欧销量成正比关系。其中,销量表现也论证国产新能源车的产品实力。
欧盟通告中,还列举了上汽MG名爵一项“罪名”——不配合欧盟调查。对此,上汽集团在采访中回应:“我们没有提供超出反补贴调查范围的信息,特别是设计自主核心技术的信息、细节,这是为保护上汽集团的商业秘密合法权益采取的必要保护性措施。”
以名爵MG4为例,搭载魔方电池,与市面上大多数电池包不同,采用卧式布局堆叠方式,电池组内只有两层电芯,对比立式布局,这种设计能够让车内空间得到最大利用化。有业内人士称,这应该是欧洲车企最想得到的技术。
简而言之,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疯狂扩张,以及在欧洲街头小巷穿梭的国产新能源车,令欧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至于反补贴调查以及加税等行动,恰恰暴露了其惧怕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平竞争,为本土车企争取发展时间以及获取自主品牌核心技术。
难去“中国化”,出海势不可挡
整车,只是这场博弈中牵涉到的一项内容,旨在弱化中国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冲击。
事实上,除欧洲以外,土耳其、美国都对进口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但不限于整车,电池、电机等都在加征关税的名单中。
英国早前向欧盟提出,延迟3年执行TCA,因为欧洲车企想要完成电动化转型,仍依赖于亚洲电池供应商。TCA,即脱欧后贸易合作协议,该协议要求,2024年1月之后,从英国出口欧盟的电动车,如果所用电池为欧洲或英国以外生产,关税税率将达到10%。
数据显示,欧洲当前的电池产能约为100GWH,仅能满足50%的本土电动车生产。所以,欧盟正急于扩建电池产能,希望能在“三电”上有所突破,从而补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短板,确保自己的话语权,保护本土企业。
三、五年的时间真的够吗?答案显而易见。论全球电池供应商装车量,宁德时代、比亚迪遥遥领先。可见,在电动汽车时代,欧洲汽车工业想要补齐短板,离不开中国产业链。
有人好奇,除了自主品牌以外,为何华晨宝马、一汽-大众等合资品牌同样在反补贴的名单,甚至引起了宝马、奔驰等车企CEO的抗议。
电动化的发展,促使不少国际车企开始将重心转移至中国,甚至在华生产,然后返销欧洲。长此以往,欧洲汽车工业将会加速倒退,甚至影响经济发展。
欧盟的反补贴关税或许会对自主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扩张产生制约金牛网配资,但无法阻挡出海的步伐。